關于某創業、創新購物類“APP”平臺非法集資風險的提示
近期發現,在阿拉善盟境內有創業、創新購物類APP平臺、UPS軟件(虛假投資理財APP)、USDT虛擬貨幣交易大數據平臺,通過復雜收益模式吸引公眾參與,其運營模式存在非法集資、非法傳銷風險特征。結合《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》相關規定及典型案例,現提示如下風險:
一、風險特征分析
非法性:未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,違規開展資金募集活動。
平臺以“星級店長” “共享收益”“原始股分配”“職位排名”“跨境交易”“店鋪等級獲利占比”等名義,承諾利潤分配、股權回報、薪酬標準,并涉及資金歸集。根據《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》,凡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需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許可。
利誘性突出:高額回報承諾暗藏風險。
平臺以“5%利潤分配”“3%-30%直播收益分成”“原始股獎勵”“店鋪等級分配” “舉薦新人獲得收益分成” “高薪酬獎勵”等為誘餌,宣稱“早到早得” “收益倍增”。此類承諾遠超正常投資回報水平(如銀行理財年化收益率普遍低于6%),且未明確風險提示,符合非法集資“利誘性”特征。
社會性擴散:通過層級分潤誘導拉新。
以“分享收益”“鐵粉消費提成” “舉薦新人獲得收益提成”“投資多等級高,獲利占比越高”等模式鼓勵用戶發展下線,形成多層級返利結構。此類行為實質為變相吸收公眾資金,并通過社交裂變擴大集資范圍,符合“社會性”特征。
原始股騙局:虛構上市預期收割資金。
平臺宣稱“按共享收益分配原始股” “自愿換購公司原始股”,但根據《證券法》,非上市公司不得公開募集股份。此類承諾多為虛假宣傳,最終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。
消費返利陷阱:以實體店共享為名吸收資金。
鼓勵投資者線下開店,要求店鋪和商鋪必須在投資者名下,公司每個月會補貼給店鋪300USDT,如果店鋪開設在人流量大且規模大的鋪位,公司最高補貼500USDT,公司每個月會要求實體商家上傳營業執照并參與利潤分配,實質可能通過虛構交易或資金池運作吸收資金,類似“中佳易購”等消費返利平臺曾以同樣手法非法集資超百億元,最終崩盤。
二、典型案例警示
陜西益萬家公司“消費積分”案: 以“消費返利”名義吸收資金,虛構積分兌換規則,造成3.5萬名參與者損失。
“中佳易購”平臺非法集資案: 以“消費返利”為幌子非法吸收資金117 億元,主犯被判無期徒刑。
廣東某科技公司“原始股”騙局:利用區域性股權市場“掛牌”概念虛假宣傳,非法集資后跑路,涉案金額1億元。
陸某某“UPS軟件”詐騙案:用QQ注冊申請跨境電商店鋪,做任務刷單后提現,為升級店鋪獲得更多利潤不斷投資,造成十多萬金額損失。
三、對公眾的風險提示
警惕高收益承諾:承諾收益率超過 6%需警惕,超過8%屬高風險,10%以上可能血本無歸。
核實資質合法性:正規金融機構需持牌經營,可通過“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”查詢企業資質,警惕無證經營。
拒絕拉人頭返利:任何以發展下線、層級分利潤為條件的“投資”均涉嫌傳銷或非法集資。
遠離原始股騙局:非上市公司不得公開募集股份,宣稱“原始股”高回報的多為詐騙。
保護個人信息與資金:勿輕信“零風險”項目,不隨意在網絡或線下填寫個人敏感信息,不向陌生賬戶轉賬, 留存交易憑證以備維權。
四、舉報與維權途徑
如發現該平臺涉嫌非法集資,請立即停止參與并保留證據,及時舉報。法律維權:若已受損,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,通過司法途徑追償。
重要提示:根據《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》第25條規定,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非法集資中獲得經濟利益,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損失的,由集資參與人自行承擔。
請公眾提高警惕,守護好“錢袋子”。
阿拉善右旗財政局
2025年4月3日
[此文來源:阿拉善右旗財政局發布微信公眾號,版權說明: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,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,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,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,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將迅速處理,謝謝!]